渡江云 登黄鹤楼怀故人
崔郎题藓壁,笛声黄鹤,相约唤登楼。
诧一江南去,北顾三桥,鹦鹉复何求?
梅花落矣,丛林外、秋秀方收。
攒九霄、阁轩翻翅,争向楚天流。
闲愁。
竞舟代马,剖橘并刀,许谁携征袖。
珞珈山、南华未读,辜负庄周。
平湖荡桨倾千斗,惜孤句、独湿回眸。
云渺渺、为君飘向东头。
诧一江南去,北顾三桥,鹦鹉复何求?
梅花落矣,丛林外、秋秀方收。
攒九霄、阁轩翻翅,争向楚天流。
闲愁。
竞舟代马,剖橘并刀,许谁携征袖。
珞珈山、南华未读,辜负庄周。
平湖荡桨倾千斗,惜孤句、独湿回眸。
云渺渺、为君飘向东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登黄鹤楼怀旧为主题,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
上片写登楼所见所感。开篇用崔颢题诗的典故,暗示黄鹤楼的历史底蕴。"笛声黄鹤"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相约唤登楼"点明怀旧的主题。接着写眼前长江奔流、三桥横跨的景象,"鹦鹉复何求"化用祢衡典故,暗含世事无常的感慨。"梅花落矣"转入秋景描写,丛林外秋色正浓,与高耸入云的楼阁相映成趣,展现壮阔的楚天风光。
下片转入抒情。"闲愁"二字统领全段,带出对往事的追忆。"竞舟代马"等句写昔日与友人同游的欢乐场景。"珞珈山"三句表达未能与友人共读《庄子》的遗憾。"平湖荡桨"转写眼前独酌的孤寂,"惜孤句"更显思念之深。结尾"云渺渺"以景结情,让思念随云飘向远方,余韵悠长。
全词将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深沉情感巧妙融合,既有"阁轩翻翅"的雄奇笔法,又有"独湿回眸"的细腻刻画,在壮阔的山水画卷中寄托绵长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