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人生路途艰难的感慨。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诗人站在高高的报恩寺阁上,视野开阔,远处的青山仿佛倚靠着云端。水边的村庄在朦胧中与天际相连,田野里的树木在雨中显得阴沉寒冷。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五六句通过马和乌鸦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孤寂感:疲惫的马在风中嘶鸣,春草茂盛却无人欣赏;疲倦的乌鸦飞回城墙,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这些画面暗示着奔波劳碌却无人理解的孤独。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感叹,人们总以为人生道路平坦易行,但实际上从古至今,人间之路从来都不好走。这里的"大道"既指实际的道路,也暗喻人生之路。诗人用"平如掌"的比喻,讽刺了人们对人生艰难的误解。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由远及近,由景入情,最终引出对人生艰难的深刻感悟。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