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宁静超脱的意境。
前四句写听觉感受:楼下竹林随风沙沙作响,竹间溪水潺潺流动。虽然看不见高楼全貌,但流水声始终萦绕耳边。这里用"翛翛"形容竹叶声,"虢虢"模拟流水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中间两句转写视觉:清晨阳光照在西山,积雪反光将窗纸映得明亮如白玉。这个比喻既写出雪光的纯净,又暗示环境的清冷素雅。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昆仑仙境的神仙们,应该骑着金色鲤鱼来这里游玩吧!这个浪漫想象突然拔高意境,把眼前景致比作天上仙境,表达出作者对这片园林的极度喜爱和向往之情。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特写镜头,从听觉到视觉,从现实到幻想,层层递进地展现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最妙的是始终保持着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高楼"不见"却"清响在耳",积雪"照窗"却不明写雪景,最后用神话传说给实景蒙上梦幻色彩。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恰恰最能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杨怡
杨怡,四川潼川(今四川三台)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