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沉浸在美好时光中,不知不觉时间飞逝,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家乡,内心充满愧疚的情感。
第一句“柳陌花衢烂熳游”,描绘了诗人在花柳繁茂的街道上尽情游玩的情景。这里的“柳陌花衢”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繁华的生活环境,“烂熳游”则表现出诗人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的状态。
第二句“不知日月去如流”,说明诗人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日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他却浑然不觉,暗示着他已经沉浸在这种生活中很久了。
第三句“抬眸忽见家山在”,诗人突然抬头,看到了远处的家乡山景。这里的“忽见”表明他之前的注意力完全被眼前的美好景色所吸引,直到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了家乡。
最后一句“双手难遮满面羞”,诗人感到非常羞愧,想要用手遮住自己的脸,但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愧疚。这里的“满面羞”表达了他对自己长时间沉迷于享乐而忽视家乡的深刻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诗人游玩时的无忧无虑和突然意识到家乡后的羞愧,表达了时间飞逝、人生短暂的主题,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与家人、家乡的联系,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