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十一月望夜对月,同蕴珏表姨话别
休论尘世事,对影共吟哦。卷帘空外长望,还欲问嫦娥。
照尽悲欢万古,便有阴晴圆缺,只是不销磨。我欲乘风去,一笑定如何。
徘徊处,霜露迸,冷偏多。当头此夜,难得一掷恐轻过。
回首家山何处,同有离愁千斛,寂寞冷关河。秉烛更重话,怕听唱骊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月夜话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感慨。
上阕开头就抛开世俗烦恼,主客二人对月吟诗。望着帘外的月亮,忍不住想问嫦娥:月亮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经历阴晴圆缺却始终不变。这里用月亮象征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无常。"我欲乘风去"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但又带着犹豫——真能一笑置之吗?
下阕转入现实场景:夜深露重,寒气逼人。诗人珍惜当下难得的相聚时光,因为害怕轻易错过。回头望故乡的方向,两人都怀着沉重的离愁,在这冷清的异乡倍感寂寞。最后"秉烛夜谈"的温馨画面里,却暗藏伤感——因为害怕听到告别的歌声。
全词通过月亮、霜露等意象营造清冷氛围,把离别的不舍、人生的无奈都融入月色之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矛盾心情:既想超脱世事,又难舍人间温情;既珍惜当下相聚,又害怕即将到来的分别。这种真实复杂的情感,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