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韩吏部文附诗

岐山威凤不复鸣,华亭别鹤中夜惊。畏简书兮拘印绶,思临恸兮志莫就。

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友人韩吏部的深切怀念和哀思。诗的开头用了两个意象来比喻友人的离世:“岐山威凤不复鸣”意味着像凤凰这样的神鸟不再鸣叫,象征着友人的才华和声音已经消失;“华亭别鹤中夜惊”则描绘了夜晚鹤的惊叫声,暗示了友人的离去给作者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悲痛。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畏简书兮拘印绶”说明作者因为公务缠身,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思临恸兮志莫就”则表达了作者想要痛哭一场,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祭奠:“生刍一束酒一杯”是古代祭奠的简单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意和怀念;“故人故人歆此来”则是对友人的呼唤,希望他能感受到这份深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友情的珍视。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