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陵

本朝陵墓傍居庸,闻说先皇驻六龙。
一自玉舆回朔漠,遂令金殿锁秋峰。
明禋衮职虽多预,备物祠官岂尽供。
报祀独知今上切,每于霜露见愁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陵墓周围的景象,以及皇帝的忧思之情。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

1. 本朝陵墓傍居庸,闻说先皇驻六龙。
- 诗歌开头提到明代皇帝的陵墓位于居庸关附近。古人认为居庸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文化象征。而“先皇驻六龙”则是说以前的皇帝在这里驻留,展示皇家的威严和权力。六龙指的是古代帝王的仪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2. 一自玉舆回朔漠,遂令金殿锁秋峰。
-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悲凉的画面。玉舆是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暗示皇帝的车驾回去了北方的沙漠。这样的描述可能意味着皇帝去世或失去权力。于是,以前繁华的宫殿和金殿,如今只剩下秋天山峰的影子,显得冷清而孤独。

3. 明禋衮职虽多预,备物祠官岂尽供。
- 这两句描述了虽然有很多官员参与祭祀和典礼,但是祭祀工作并未完全到位,显示出因某些原因导致的疏漏或不完美。

4. 报祀独知今上切,每于霜露见愁容。
-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现在的皇帝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感受到深深的忧愁。每当秋天的霜露降临时,他的面容总是忧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陵墓周围的景象,展现了皇帝对祖先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的忧思。它反映了皇权象征下的沉重和孤独,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