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尉以覃恩追赠其父如己官

家世尊儒术,天朝录义方。明经韦氏学,通德郑公乡。

祖泽贻谋远,孙枝孕秀长。昔年空伏骥,岐路且亡羊。

老作诸儒长,先驱六艺场。雄飞淹羽翼,嘉会俨冠裳。

风木多遗恨,庭兰萃众芳。渊源皆道脉,继述总书香。

箱自青三戟,眉谁白五常。不冤仍汉吏,孝友遇周王。

典以覃封重,名兼报绩扬。趋朝初虎拜,展墓已龙章。

恩本沾泉壤,思弥感露霜。报君心独切,裕后庆还昌。

伯仲能方驾,箕裘并肯堂。鸣珂光里闬,岂只羡银黄。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儒家教育而受到朝廷的尊重和奖励,父亲也因为儿子的功绩被追赠官职的情况。诗中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父亲德行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朝廷恩典的感激。

开头部分,诗人提到家族世代尊崇儒家思想,朝廷也因此认可了他们的教育理念。这表明家族不仅重视学问,还通过教育培养出了有德行的人。

接着,诗人用“明经韦氏学,通德郑公乡”来比喻家族学问的深厚,就像古代著名的学者韦氏和郑公一样。这表明家族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还在德行上受到尊敬。

诗中提到“祖泽贻谋远,孙枝孕秀长”,意思是家族的优良传统和智慧代代相传,子孙后代也因此出类拔萃。这体现了家族教育的成功和后代的优秀。

“昔年空伏骥,岐路且亡羊”则用比喻表达了父亲年轻时虽然有才华,但未能完全施展,经历了一些挫折。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儒家教育,成为“诸儒长”,引领着学术和道德的传承。

“雄飞淹羽翼,嘉会俨冠裳”形容父亲在晚年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荣誉,穿着官服参加了重要的场合。这既是对父亲德行的肯定,也是对朝廷恩典的感激。

诗中多次提到“风木多遗恨,庭兰萃众芳”,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德行依然影响着家族,家族中的后辈也都像庭中的兰花一样,各自绽放着光彩。

最后,诗人提到朝廷的恩典不仅让父亲得到了追赠,也让家族感到无比的荣耀和感激。儿子在朝廷中努力报效国家,同时也希望家族的优良传统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因儒家教育而受到尊重和奖励的故事,表达了对父亲德行的赞美、对家族传统的自豪以及对朝廷恩典的感激。诗中充满了对家族和教育的热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和道德的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