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地源

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
陆羽傥曾经此地,谷帘安得擅佳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茶品茗的闲适场景,同时暗含对茶圣陆羽的致敬。

开头两句像一幅动态画卷:温暖的春风催生出紫芽茶茎,人们登上山头,就地取泉水煮茶。这里用"暖风""紫芽"等鲜活的自然元素,传递出春日采茶的生机盎然。"就水烹"三个字尤其精妙,既表现山泉烹茶的野趣,又暗含好茶需配好水的饮茶智慧。

后两句来了个机智的转折:要是茶圣陆羽曾到过这里(茗地源),那天下第一泉"谷帘泉"的名声恐怕就要让位了。诗人用假设语气和"擅佳名"这个略带调侃的说法,既抬高了当地泉水的品质,又不动声色地赞美了茗地源——能让茶圣改写的评价标准,该是多么绝佳的品茗胜地啊!

全诗妙在将日常饮茶写得充满诗意,又通过历史名人作参照,让读者在山水茶香中感受到超越时空的文化韵味。就像现在人们说"要是某位美食家尝过这道菜,米其林榜单就得重排",古今同理,都透着对家乡风物的自豪感。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