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内相在黄冈尝从桃花寺僧觅茶栽移种雪堂下余始至此会岁且暮明年春得新芽试之色香味俱绝不减湖越二品①宜其见赏于此老人也人言雪堂今已鞠为馆驿茶盖可知矣
梅雪既扫地,桃花露微红。
风从北苑来,吹入茶坞中。
真香不可说,玉色谁与同。
不知耐几汤,成此三味功。
顾渚与日注,名高各雌雄。
四海一大地,所至皆春风。
物固有不幸,乃尔殊穷通。
此品不见称,白云空蒙茸。
移栽雪堂下,赖有黄冈翁。
来禽青李帖,绝世无此工。
遂使桃花名,遍满江西东。
此老久下世,真赏殊未逢。
只今调粥手,乳花为谁浓。
堂今在馆驿,树亦知何踪。
树固不足惜,馆驿行当空。
风从北苑来,吹入茶坞中。
真香不可说,玉色谁与同。
不知耐几汤,成此三味功。
顾渚与日注,名高各雌雄。
四海一大地,所至皆春风。
物固有不幸,乃尔殊穷通。
此品不见称,白云空蒙茸。
移栽雪堂下,赖有黄冈翁。
来禽青李帖,绝世无此工。
遂使桃花名,遍满江西东。
此老久下世,真赏殊未逢。
只今调粥手,乳花为谁浓。
堂今在馆驿,树亦知何踪。
树固不足惜,馆驿行当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关于茶叶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冬天的场景:梅花和雪都已经消失,桃花刚刚露出一点红色。北风从远方吹来,吹入了茶田。这里的“茶田”指的是茶园,暗示着茶叶的生长环境。作者提到茶香非常独特,无法用言语形容,茶的色泽如玉般美丽,无与伦比。他不知道需要多少次的冲泡,才能让茶展现出这样的风味。
接着,作者提到了两种名茶:顾渚和日注,它们的名声很高,各有千秋。作者认为,尽管这些茶名扬四海,但有些好茶却不被人们所熟知,就像这片茶田中的茶叶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了一位老翁(黄冈翁)将茶移植到雪堂下的故事。这位老翁的技艺高超,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来禽青李帖”。茶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老翁则代表了那些默默无闻却有着非凡才华的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翁已经去世,这片茶田也逐渐荒废,变成了驿站,茶树也不知去向。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虽然茶树和驿站终将消失,但人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茶叶的故事,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