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王庙辞

桂水阔兮仙宫,今何为兮山之中。
羌时俗兮改错,寄嘉名兮土龙。
卜中洲兮芷闾,仙归兮故居。
旂夫容兮兰枻,诏冯夷兮先驱。
杜蘅纷兮旅庭,酌寒泉兮秋英。
福帝郊兮尘清,终万古兮所灵。

现代解析

这首《水仙王庙辞》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祭祀场景,通过水仙王的传说表达对纯净自然和永恒精神的向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空间对比的深意
开头用"桂水阔"(宽阔的桂水)与"山之中"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水仙王本应住在广阔水域,如今却被供奉在山中庙宇。这种错位感引出现实与传说的矛盾——人们用"土龙"(泥土塑像)来纪念水神,实际已偏离了水神本质。

2. 祭祀场景的仙气
诗中用大量香草构建神圣氛围:杜蘅(芳草)铺满庭院,秋菊浸泡的寒泉作祭酒,芙蓉旗兰木桨的仪仗,连水神冯夷都被召来开路。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超越尘世、清新高洁的祭祀空间。

3. 永恒的精神追求
结尾"福帝郊兮尘清"展现祭祀的核心意义:通过纯净的仪式祈求天地清明。最后"终万古兮所灵"点明主旨——真正的神灵不在泥塑雕像中,而在人们对自然之力的永恒敬畏与精神传承里。

全诗用神话外壳包裹着深刻思考:当信仰变成形式化的崇拜时,我们是否还记得最初敬畏自然的那份纯粹?诗人通过瑰丽的想象,提醒我们找回本真。

袁韶

庆元府鄞县人,字彦淳。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宁宗嘉泰中,为吴江丞,改知桐庐县。嘉定四年,召为太常寺主簿,迁右司郎中,接伴金使。十三年,为临安府尹,理讼精简,平反冤狱,道不拾遗,里巷居民呼为“佛子”。理宗绍定元年,拜参知政事,又出为浙西制置使。端平初奉祠。卒年七十七。有《钱塘先贤传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