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棹歌 其三十二

香饵竿头也不无,向来祇是钓名鱼。
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牢笼号有馀。

现代解析

这首《拨棹歌 其三十二》用钓鱼作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前两句"香饵竿头也不无,向来祇是钓名鱼"是说:钓鱼的香饵和鱼竿都不是摆设,但人们通常只盯着钓名贵的大鱼。这里暗指世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就像钓鱼人总想钓大鱼一样,我们常常只盯着那些显赫的成就和虚名。

后三句笔锋一转:"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牢笼号有馀"。描绘了壮阔的水天景象:阳光洒在波涛上,浪花包含着天地虚空,世间万物都被这浩瀚的自然所包容。诗人通过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一个道理:比起执着于钓"名鱼",不如放开胸怀,去感受天地万物的广阔。那些我们拼命追求的名利,其实就像自己给自己设的牢笼。

整首诗的妙处在于:用钓鱼这个小场景,引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告诉我们不要被虚名所困,应该像包容万象的江海一样,拥有更开阔的胸襟。语言简单但意境深远,通过日常事物揭示人生真谛,这正是禅诗的典型特点。

德诚

僧。宪宗元和至武宗会昌间在世。嗣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住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又称船子和尚。撰《拨棹歌》三十九首,多歌咏渔人生活以寓禅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