愔仲同年独游湖上园寄示二律次韵寄怀 其二

遥忆湖园独破苔,残春如梦静池台。
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
花边绀鬓低吟处,一片飘红可得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独自在湖边园林中漫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叹息。

首句“遥忆湖园独破苔”,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湖边园林中,踩着长满青苔的小路,独自漫步的画面。这里的“破苔”不仅指脚下的苔藓,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苔藓的生长需要时间,而诗人踩过它,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残春如梦静池台”,春天即将结束,仿佛一场梦境,池边的亭台显得格外安静。诗人用“残春”来形容春天的尾声,带着一丝哀愁,仿佛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

“冬郎易得芳时恨”,这里的“冬郎”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是一个象征冬天的人物。诗人感叹,在美好的时光中,人们往往容易产生遗憾和怨恨,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昭谏犹淹记室才”,“昭谏”可能指一位有才华的人,诗人感叹这样的人却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在记室(古代的文职工作)中,未能成就一番事业。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诗人通过云彩和风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云彩飘过,龙和凤凰的影子也随之消失,风一吹,燕子和麻雀也各自飞散,象征着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花边绀鬓低吟处,一片飘红可得回”,诗人在花丛中低吟,看着花瓣随风飘落,感慨这些美好的景象是否还能重现。这里的“绀鬓”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许已经年长,而“飘红”则是落花,暗示了时光的无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