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不寐 其二 (甲戌)

一片明河影,盈盈挂树偏。
秋心多在夜,坐理妙于眠。
暑退身初健,乡遥梦亦悬。
曙乌栖不定,将子亦堪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甲戌年的26日,晚上无法入睡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夜晚难以入眠的无奈。

一片明河影,盈盈挂树偏。


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色。清澈的银河静静地倒映在空中,好像一颗明亮的星星挂在树梢,偏西的位置更加显眼。这句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图。

秋心多在夜,坐理妙于眠。


这里的“秋心”可以理解为秋日的情思或内心的感受。诗人说这些情思在夜晚特别多,难以整理和排解,连想睡觉的心思也变得复杂。这里用“坐理”来形容内心的烦躁,更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难以安睡的状态。

暑退身初健,乡遥梦亦悬。


诗人提到夏天的热气已经消退,身体开始感到轻松和健康。但是,家乡遥远,只能依靠梦境去触摸那份思念。这里通过对比夏天的炎热和秋天的清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曙乌栖不定,将子亦堪怜。


最后一句描绘了天边的乌鸦还在不定地栖息,暗示夜晚还未完全过去。诗人用“将子”(即“将归”或“将至”的意思)表达了对黎明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无奈与怜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秋夜难以入眠时的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