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逸人归茅洞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逸人)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自然意趣和超脱尘世的闲适感。

前两句用"三君"和"白鹄"作比,说几位高洁之士像白鹤般各自栖息在山巅,暗示隐士们志趣相投却分散而居。接着具体写这位归隐者穿过长满茅草的山洞,而山中人正在采摘药草,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图景。

五六句通过"花连云气"、"松转水程"的意象组合,既写出山间云雾缭绕、花草繁茂的实景,又暗含归隐之路曲折幽深之意。最后两句最妙:诗人想象这位隐士在山中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自由自在地唱歌,连朝廷午朝的钟声都显得多余。这里用"空歌"与"午朝"对比,突出隐士生活无拘无束的快乐。

全诗通过白鹤、茅洞、采药、云气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画面——几个隐士在山中放声歌唱,连象征权力的朝堂钟声都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音,这种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正是古代文人心中最浪漫的隐居梦想。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