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所见 其二

田园卖尽及儿孙,少壮流移老病存。
一段升平好图画,人间惟欠郑监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看似太平盛世、实则暗藏悲凉的民间图景。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展现残酷现实:农民穷到卖光田地还不够,连儿孙都卖作奴仆;青壮年被迫流亡他乡,只留下老弱病残守着破败家园。短短14个字,道尽底层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

后两句突然笔锋一转,用反讽手法戳破虚假繁荣:这明明是人间惨剧,却被官方粉饰成"升平好图画"。最后一句点出关键——缺少像宋代画家郑侠那样敢用《流民图》揭露真相的正直官员。诗人借此讽刺统治者只顾歌功颂德,却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

全诗最震撼的是巨大反差:表面"田园""升平"的优美词汇,实际包裹着卖儿鬻女的惨痛。这种含蓄的批判比直接控诉更有力量,就像用金丝绒布盖着的血泪账本,掀开一角就让人心惊。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