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贤惠的母亲,她不仅没有辜负丈夫的托付,还将儿子培养成了有才的人。诗中的“断机知学进”和“减食为宾来”描绘了她在教育孩子和待人接物上的智慧与牺牲。她为了孩子的学业,宁愿自己少做些家务;为了招待客人,自己却吃得很少,这些都体现了她的无私与贤良。
接下来的“庭桂秋芳满”和“江鱼晓燕开”则用自然景象来象征母亲的品德和家庭的和谐。庭院中的桂花在秋天盛开,香气四溢,象征着母亲的美德和家庭的温馨;江边的鱼儿和早春的燕子则代表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最后两句“愿言萱背永,常献菊花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母亲的祝愿。他希望母亲能够健康长寿,像萱草一样永远坚强,同时也能享受到儿孙们的孝顺,常有人为她献上菊花酒,象征着长寿和幸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和家庭的幸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祝愿。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