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一种阳和
一种阳和,玉英初纵,雪天分外精神。冰肌肉骨,别是一家春。楼上笛声三弄,百花都未知音。明窗畔,临风对月,曾结岁寒盟。笑杏花何太晚,迟疑不发,等待春深。只宜远望,举目似烧林。丽质芳姿虽好,一时取媚东君。争如我,青青结子,金鼎内调羹。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对比手法,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同时暗讽了世俗的浮华。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曾结岁寒盟")写梅花傲雪绽放的独特美。开篇用"阳和"(温暖)形容梅花,说它在雪天里反而更精神,像玉一样晶莹。这里用"冰肌肉骨"形容梅花既柔美又坚韧的特质,说它自成一道春光。接着用"楼上笛声"的典故(暗指《梅花三弄》古曲),说百花都不懂欣赏梅花,只有明窗边与风月相伴的雅士才懂得与梅花结为"岁寒之友"。
中片("笑杏花何太晚"到"一时取媚东君")讽刺杏花的世俗。梅花笑杏花开得太晚,畏畏缩缩等到春深才开放。说杏花远看像燃烧的树林般艳丽,但这种美丽只是短暂讨好春神(东君)的表现,暗指世俗中那些逢迎权贵的浮华之美。
下片最后三句是点睛之笔。梅花自豪地说:你们争艳算什么?我结出青梅可以"金鼎调羹"(指青梅可作调味品,也暗喻贤臣辅佐君王)。这里把梅花从观赏价值提升到实用价值,象征真正的高洁之士不仅能孤芳自赏,更有经世致用的才能。
全词妙在通篇用拟人手法,把梅花写成有骨气的文人,杏花写成趋炎附势的小人。表面咏梅,实则表达作者对君子品格的追求:既要保持冰雪般的操守,又要具备"调鼎"的实干才能。这种将物性与人格完美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