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二章示内子 其一
寒衣在典不可赎,赤手思炊米无宿。
我心如棘君首蓬,相对吞声抵悲哭。
一更月落江云低,二更屋角乌鸦啼。
三更沈沈不得睡,窗纸飒飒风凄凄。
北风凄凄,飘女吹我。
孤灯依依,百无一可。
我且击剑女且歌,那复钳唇学瘖哑?
我心如棘君首蓬,相对吞声抵悲哭。
一更月落江云低,二更屋角乌鸦啼。
三更沈沈不得睡,窗纸飒飒风凄凄。
北风凄凄,飘女吹我。
孤灯依依,百无一可。
我且击剑女且歌,那复钳唇学瘖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贫苦夫妻在寒夜中的困境和坚韧。丈夫的衣服典当了没钱赎回,妻子想做饭却发现米缸已空,两人头发蓬乱心如刀绞,只能强忍泪水相对无言。时间在煎熬中流逝:一更时月亮西沉乌云低压,二更时乌鸦在屋顶哀鸣,三更时依然无法入睡,只听得寒风拍打窗纸的声响。北风刺骨,吹得人身心俱寒,屋里唯一的孤灯摇曳着,照出生活里数不尽的无奈。但即便在这样的绝境中,丈夫突然挥剑起舞,妻子随之放声高歌——他们拒绝像哑巴一样沉默认命,用激烈的动作和歌声对抗命运的压迫。
全诗最震撼的是结尾的转折:前面用"寒衣典当""无米下锅""三更不眠"等细节堆砌出令人窒息的贫困,最后却爆发出"击剑""放歌"的反抗姿态。这种在绝境中突然昂扬的精神力量,就像黑暗里擦亮的火柴,瞬间照亮了人性尊严的光辉。诗人用乌鸦、北风等意象营造的压抑氛围,反而衬托出这对夫妻"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骨气,让读者在心疼他们遭遇的同时,更被这种苦中作乐的生命力所打动。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