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原十三首 其七

孤亭当涧曲,空翠袭衣襦。
水里调笙瑟,山前语鹧鸪。
日斜回地薄,云影渡溪无。
为爱少参句,长吟堕玉壶(亭有赵韫退施愚山两少参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中描述了孤亭位于山涧的弯曲处,周围是空灵的翠绿,仿佛能穿透衣物,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这里,诗人通过“孤亭”和“空翠”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接着,诗人用“水里调笙瑟,山前语鹧鸪”来进一步丰富画面。水中的声音像笙瑟般悦耳,山前的鹧鸪在低语,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的和谐乐章。这里,诗人通过听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然后,诗人描写了太阳西斜时,地面的影子变得稀薄,云影在溪水上飘过,最终消失无踪。这一景象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万物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意境美。

最后,诗人提到因为喜爱少参的诗句,所以长时间吟诵,以至于玉壶(可能指酒杯)都掉落在地。这里,诗人通过“为爱少参句,长吟堕玉壶”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欣赏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还有对友情的深情表达,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