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村妪言

卖却娇儿换豆归,岂知种豆尽为萁。
空令骨肉东西散,不得杯羹疗母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农村老妇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孩子换取豆子,结果种下的豆子却只长出豆萁(豆秆),无法食用。最终,老妇人的孩子离散四方,她依然无法得到一碗汤来缓解自己的饥饿。

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农村百姓的悲惨生活。老妇人为了活命,不惜卖掉自己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无奈和痛苦。然而,即使她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命运依然没有眷顾她——种下的豆子无法收获,她的希望彻底破灭。

诗的结尾更是令人心酸:老妇人的孩子离散,她依然无法摆脱饥饿的折磨。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助和绝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它让我们看到,在极端贫困和压迫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失落。这首诗不仅是对旧社会的控诉,也是对人性深处苦难的深刻思考。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