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东西也需要符合标准才能发挥价值。
前两句用"粗壮的木材"和"完整的布料"打比方——它们本身都是优质材料,可以做成"房梁"和"漂亮衣服"。后两句突然转折:但如果木材没按墨线裁直(古代木匠用墨线取直),布料没按尺寸裁剪,人们围着看时只会惋惜"这么好的材料怎么用不上"。
诗人其实是在说:人就像这些材料一样,光有天赋和才能不够,必须经过规范打磨。就像现在社会里,有人聪明但不受规矩,有人才华横溢却不愿学习基本技能,最终都会像歪斜的房梁、不合身的华服一样,让人惋惜地摇头。全诗用对比强烈的画面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优质禀赋+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