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中秋后二夕对月

秋堂气渐肃。暮角吹来声断续。凭遍阑干几曲。又凉战庭梧,风敲檐竹。多情宋玉。对楚天、无柰幽独。中秋过,月华未阙,夜色灿如烛。空谷。美人羁束。又老尽、江南草木。愁来心绪易触。目断瑶台,梦绕金屋。雁归犹未卜。且漫放、题红去速。凄迷处,年来诗鬓,换动镜中绿。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中秋过后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独自望月时的孤寂与愁思。

上片写景:秋天的厅堂透着寒意,傍晚的号角声断断续续。诗人倚着栏杆,看庭院里的梧桐在凉风中颤抖,屋檐下的竹叶沙沙作响。这里用"凉战庭梧"的拟人手法,把梧桐叶在风中摇摆写得像在发抖,烘托出凄清氛围。诗人自比多愁善感的宋玉,望着楚地的天空,感到难以排遣的孤独。虽然中秋已过,但月亮依然明亮,夜色如烛光般璀璨。

下片抒情:诗人把月亮比作幽居空谷的美人(传统意象),感慨时光流逝("又老尽、江南草木")。愁绪涌来时,他遥望仙宫般的楼台,梦想着金屋藏娇的典故,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大雁南归的日子还没确定("雁归犹未卜"),诗人只能随意题写红叶(暗用"红叶题诗"的典故),让愁思随流水远去。最后照镜自怜,发现这些年写诗苦吟,鬓发已从黑色变成了灰白("镜中绿"指铜镜映出的青黑色),道出岁月蹉跎的感伤。

全词妙在将月色、秋声与人生感慨交融,用"凉战庭梧"、"雁归未卜"等生动意象,把抽象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结尾"诗鬓换绿"的细节尤其精警,通过头发变白这个具体变化,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诗人年华老去却壮志未酬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