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登高所见的萧瑟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前四句写景:南岸的野菊在秋风中摇曳,急促的乐声伴着夕阳传来。深山里红叶满树,小路隐没其中,碧空下江水平静,船只稀少。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深秋的寂寥氛围,暗示着时光流逝、繁华将尽的惆怅。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不愿像孙盛那样被人嘲笑,只想效仿王弘醉饮夜归。这里用典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最后两句点明心境:虽然身处流落困境,却仍珍惜内心的美好情意,而远处传来的捣衣声,仿佛在催促人们准备寒衣,暗示着寒冬将至,更添凄凉。
全诗以景衬情,通过秋日萧瑟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落寞孤寂、借酒消愁的复杂心境,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