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泛汾水感兴

细雨已作泥,微风能漾舟。
渺渺入汾水,悤悤怀胜游。
汉代昔巡幸,画舸张龙斿。
冠盖拥前列,箫鼓横中流。
棹歌今歇绝,千载长清秋。
我行望天末,云物惨不收。
群山莽回互,水木相绸缪。
地势亘终古,世事随浮沤。
乃知前人名,翻藉山川留。
舟人理楫急,及岸还夷犹。
把杯酹水涘,此意空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泛舟汾水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雨中泛舟的场景:细雨让岸边泥土湿润,微风轻拂水面,小船缓缓驶入汾河。诗人匆匆踏上旅途,心中却充满对美景的期待。

接着用六句回忆汉代帝王巡游的盛况:当年龙舟画舸、旌旗招展,官员前呼后拥,河上乐声回荡。而如今这些热闹景象都已消失,只留下千年不变的清秋景色。这里通过古今对比,突出繁华易逝的沧桑感。

随后六句写眼前萧瑟的景色:诗人远望天际,只见阴云密布,群山环绕,树木与水波交织。大地永恒不变,而人间世事却像水泡般短暂易逝。这里用自然永恒反衬人生短暂。

最后六句写诗人的感悟:前人的名声往往要靠山水才能流传。船夫急着靠岸,诗人却依依不舍,以酒祭奠河水,心中充满难以言说的怅惘。结尾"空悠悠"三字,将那种面对永恒自然时的渺小感和无奈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雨景,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古今对比,最后升华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和对比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