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早春连雨即事

崇朝竟日雨■({风衰})■({风衰}),万物萌牙疑水灾。
白屋世情轻席户,青山老大厌莓苔。
常时杨柳烟中绽,今岁花枝雪未开。
节往始知阳气晚,和风不借后亭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阴雨连绵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春光的期待。

首联写连绵不断的春雨,让万物萌发的早春看起来像遭遇了水灾。这里用"疑水灾"的夸张手法,突出了春雨的绵密和诗人内心的烦闷。

颔联通过对比手法,写简陋的茅屋(白屋)里人们轻视席门小户,而青山也厌倦了长满苔藓的老态。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人情冷暖的感慨。

颈联继续对比:往年杨柳在烟雨中绽放,今年花枝却被积雪覆盖未能开放。这里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今年春寒的特殊。

尾联点明时节已过立春,但阳气来得晚,连后亭的梅花也得不到和风的眷顾。最后一句"和风不借后亭梅"写得尤其巧妙,将无形的春风拟人化,说它不肯眷顾梅花,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异常气候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春光迟来的淡淡惆怅。诗中"白屋"与"青山"、"常时"与"今岁"的对比,以及结尾拟人化的春风,都是很见功力的艺术手法。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感受早春景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际遇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