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儿童春戏感成长句

荏苒韶光每自惊,何堪重忆幼时情。
纸鸢线弱东风软,竹马镫红夜月明。
惟我驽骀劳策励,有人霄汉逞飞鸣。
吴山楚水归来晚,岁月销磨太瘦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成年人回忆童年时光时写下的感慨,字里行间透着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忧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段(前四句)像一组老照片:诗人看到春日里玩耍的儿童,突然被戳中了回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场景(纸鸢线弱东风软),那风筝线细细的,春风也温柔;又想起夜晚骑着竹马玩耍(竹马镫红夜月明),月光把竹马上的红漆照得发亮。这些画面充满童趣的细节,就像我们翻看自己童年照片时的感觉。

第二段(五六句)是成年后的对比:诗人用"驽骀"(劣马)形容自己现在疲于奔命的状态,而"霄汉飞鸣"(高空翱翔)则暗指那些事业有成的同龄人。这种对比很像现代人同学聚会时的感慨——有人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还在为生活奔波。

最后两句(七八句)是岁月沉淀的叹息:走过很多地方(吴山楚水),回来时才发现青春已悄悄溜走。"太瘦生"这个说法特别生动,既可能是说自己被生活折磨得消瘦,也暗指时光把曾经的快乐都"削薄"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放风筝、骑竹马这些每个人童年都有的快乐瞬间,对比成年后的现实压力,让人自然产生共鸣。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怀念童年",而是通过春戏场景的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回不去了"的惆怅,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