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去盱眙拜访一位姓张的泗州官员时的所见所感。
前四句是写景: 1. 开头提到曾在官府认识过姓范的功曹(一种官职),现在这位张官员穿着黑色官服(皂盖)在泗州勤勉工作。 2. 描写眼前景色:淮河与泗水交汇处水流湍急,远处荆山和涂山上的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后四句写人情: 3. 作者自比为远行客,衣服都被野草(薜荔)弄湿了,显得很可怜。而张官员热情地用当地特产葡萄美酒招待他。 4. 最后写宾主尽欢的场景:有人带着随从登楼远眺,张官员悠闲地靠在胡床上(一种可折叠的椅子),准备挥毫作诗。
全诗通过对比: - 湍急的河水 vs 高耸的雪山 - 风尘仆仆的客人 vs 热情好客的主人 - 艰辛的旅途 vs 欢乐的聚会 展现了官场中难得的真挚情谊。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用"笑倚胡床"这个随意的动作,生动刻画出主人不拘礼节、洒脱豪爽的性格,而"拂彩毫"(拿起毛笔)的细节,又暗示这是一次文人雅集,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