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大忠祠 其二

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
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厓山大忠祠 其二》,它描绘了南宋末年的一段历史往事,以及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每一句,尝试理解其中的意蕴。

1. 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
-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南宋抗元的惨败。意思是上天不保佑南宋宰相的策略,遥远的海船上只留下风浪。
- 这里“皇天不祐”指上天不再庇护南宋,暗示天命已变。宰臣谋是指宰相的策略,但这些策略终究未能挽救国家的命运。

2. 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感慨。诗人知道南宋的命运已不可挽回,因此即使身在飘荡的船上,也无济于事。
- “覆亡”指国家的覆灭,“安用此身浮”问的是,既然国家已亡,个人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3.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
-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恒常不变:潮水依然按时来临,江水也永远流淌不止。
- “祗今潮自如期至”意味着自然界的规律不会因人事变化而改变。“终古江应不尽流”用江水的永不干涸象征时间的永恒,暗示历史的长河不会停止。

4. 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 “折戟并销”是指战争留下的武器被时间侵蚀、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 “碙州”是南宋抗元的最后一战之地,这里的人们仍然在谈论着那段往事,表达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的怀念和感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南宋覆灭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反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