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蝶恋花 柳絮》描绘了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写的是路边的杨柳已经不再飘絮,春天即将结束。这样的景象让路过的行人感到十分忧愁,因为春天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让人不禁伤感。
接下来的“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进一步描写了柳絮随风飞舞,像是泪滴一样洒落。诗人用“多情”来形容柳絮,仿佛它们也有感情,追逐着远去的马车,暗喻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飞逝的无奈。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这几句写的是柳树的柔枝已经变得纤细,叶子也显得柔弱无力,仿佛在皱眉。曾经美丽的景色如今已经不再,曾经的画作也变得无人问津。这里诗人通过柳树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最后一句“惆怅此情何处写。”则是诗人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和无奈。他感到这种复杂的情感无处诉说,也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只能通过诗词来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借景抒情,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动人的美感。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