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老臣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深厚情感和悲愤之情。
开头两句直接刻画了这位老臣的画像:画中的伍子胥须发皆白,但依然精神矍铄,展现出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臣形象。"丹青像"说明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而绘制的画像。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展现了他的功绩和遭遇:他曾经为楚国和越国谋划三江之利,用手中宝剑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但最终,他的忠心和愤懑只能埋藏在云雾笼罩的山谷中,他的艰辛和苦难只能通过风浪来诉说。这里用"云壑"和"风涛"两个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暗示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位老臣一生都怀着对家国的怨恨,而最令人唏嘘的是,他偏偏在异乡遇到了来自故乡的人。这种他乡遇故知的场景,非但没有带来慰藉,反而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画像、事迹、自然景物等多个角度,塑造了一位忠贞不渝却遭遇不幸的老臣形象,表达了对他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忠愤""苦辛""家国恨"等词语,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