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星龛岩归至乌城道中重见霜林酉君有诗再次前韵

过眼当摇落,繁华又一时。
地非千里远,候较两旬迟。
㬠日晨犹丽,烘霞暖更奇。
黄留将雪景,红发未霜姿。
秀拔多乔木,轮菌乏丑枝。
似烧原上火,爱映酒边旗。
犹忆冲炎去,曾经缓辔随。
绿阴晴借爽,润色雨添滋。
忽换登高屐,来题看叶诗。
含情如见待,有信不吾欺。
荣悴天难主,妍媸分各宜。
本非松与柏,那免受风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霜林景色的感受,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看到树叶在风中摇落,感叹繁华的景象总是短暂的。接着,他提到虽然自己走的路并不远,但季节的变化却比预想的要慢。清晨的阳光依然美丽,晚霞更是温暖而奇妙。黄叶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雪景做准备,而红叶则还未完全被霜染红。

诗人看到的树木高大挺拔,枝干并不丑陋,反而像原野上的火焰,映衬着酒边的旗帜,显得格外动人。他回忆起自己曾在炎热的天气中奔波,也曾悠闲地骑马随行。绿荫在晴天带来凉爽,雨水则为景色增添了滋润。

忽然,诗人换上登高的鞋子,准备写下关于这片叶子的诗篇。他觉得这些景色仿佛在等待他,自然的变化是真实的,不会欺骗他。他意识到,荣枯是自然的规律,美丽与丑陋各有其存在的道理。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不像松柏那样坚韧,难免会受到风吹雨打的考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荣枯的坦然接受。诗人用自然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提醒我们一切都是暂时的,顺应自然才是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