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若临别贻笺有侥幸不死冀得再见之辞因赋长句奉慰

昔贤忧乱惟祈死,身死犹存耿耿心。
今日天将留硕果,吾侪祸不到东林。
信陵醇酒馀孤愤,杜甫麻鞋托苦吟。
他日南归作流寓,昆山犹可托知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在离别时写给对方的安慰之作,表达了乱世中知识分子坚守信念、互相扶持的情怀。

前两句说:古代贤人在乱世中只求一死(因为活着太痛苦),但即使死了,他们的赤诚之心依然长存。这里用"耿耿心"形容永不熄灭的忠诚。

接下来诗人安慰朋友:如今老天要留下你这样的精英("硕果"比喻珍贵的人才),我们这些人不会像明朝东林党人那样遭遇灭顶之灾。这里用历史典故暗示当下处境还没到最坏的地步。

五六句用两个著名历史人物作比:像信陵君借酒消愁却难掩愤懑,像杜甫穿着草鞋在战乱中写下忧国诗篇。这两个比喻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苦闷与坚持。

最后两句给出温暖的展望:将来若能南归,就算漂泊他乡,在昆山(可能指友人所在)还能找到知音相伴。结尾给人以希望,暗示友谊可以超越艰难时世。

全诗用典自然,在沉重中透着温暖,既道出乱世文人的共同苦闷,又以"留得青山在"的智慧安慰友人,更用"知音"的情谊点亮了灰暗的时代背景。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逆境中依然互相理解、彼此支撑的文人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