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谒昌黎祠
祖龙一炬灰坟丘,烛龙昼暝天帝瞀。
西京老翁强解事,手笺口授牛毛稠。
当涂以还乱蛙紫,南岛北索如羹蜩。
叶况复丘轲没已远,东西二鸟鸣嘲啁。
帝忧浊世塞糠秕,遣公骑驎下九州。
钧韶九奏响阿阁,金钟大镛铿天球。
二鸟缩颈万窍喑,仪凤舞兽纷夷犹。
炎州汤沭帝所赐,潮州量移仍袁州。
袁阳山城仅斗大,袁山孱颜袁江流。
元和去今一千载,云烟草木荣光浮。
祠屋三间古台下,丹楹粉壁龙蛇幽。
丰碑倒薤缠赑屃,公神缥缈应来游。
星旄腾霄轶浮景,挟两苍螭骖素虬。
十洲群仙从遨戏,阆圃绁马扶桑辀。
我欲挽公敬下拜,跽陈瓣香公许不。
韩门弟子四五辈,翱湜郊籍谁其俦。
天门詄荡公不来,风寒竹树声飂飂。
西京老翁强解事,手笺口授牛毛稠。
当涂以还乱蛙紫,南岛北索如羹蜩。
叶况复丘轲没已远,东西二鸟鸣嘲啁。
帝忧浊世塞糠秕,遣公骑驎下九州。
钧韶九奏响阿阁,金钟大镛铿天球。
二鸟缩颈万窍喑,仪凤舞兽纷夷犹。
炎州汤沭帝所赐,潮州量移仍袁州。
袁阳山城仅斗大,袁山孱颜袁江流。
元和去今一千载,云烟草木荣光浮。
祠屋三间古台下,丹楹粉壁龙蛇幽。
丰碑倒薤缠赑屃,公神缥缈应来游。
星旄腾霄轶浮景,挟两苍螭骖素虬。
十洲群仙从遨戏,阆圃绁马扶桑辀。
我欲挽公敬下拜,跽陈瓣香公许不。
韩门弟子四五辈,翱湜郊籍谁其俦。
天门詄荡公不来,风寒竹树声飂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拜谒韩愈(昌黎)祠堂时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韩愈的崇敬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解析:
1. 开篇的宏大背景 诗的开头用夸张的比喻描绘了文化衰败的景象: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一炬")让典籍化为灰烬,天地昏暗无光。而韩愈("西京老翁")像一位执着的老师,不厌其烦地传授学问("手笺口授牛毛稠"),在文化荒漠中重建秩序。
2. 韩愈的历史功绩 诗中把韩愈比作上天派来拯救浊世的使者("遣公骑驎下九州"),用"钧韶九奏"(古代雅乐)和"金钟大镛"比喻他恢弘的文章,形容他的出现让杂乱的声音("乱蛙紫")消失,带来了文化的复兴。
3. 祠堂的描写与想象 诗人来到袁州(今江西宜春)韩愈祠堂,用"斗大"形容山城的偏僻,却通过"云烟草木荣光浮"的描写,让简陋的祠堂显得神圣。他幻想韩愈的灵魂驾着神龙("苍螭骖素虬")归来,与群仙遨游,既浪漫又庄重。
4. 真挚的崇敬之情 最后诗人跪地焚香("跽陈瓣香"),像弟子般虔诚。他感叹韩愈的杰出弟子(李翱、皇甫湜等)都已不在,而韩愈的精神依然不朽。结尾"风寒竹树声飂飂"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文化救世主"的角度歌颂韩愈,把他放在天地巨变的背景中,突出其伟大 - 虚实结合的写法:现实的祠堂与幻想的仙人形象交织 - 比喻生动:把文章比作钟磬雅乐,把杂音比作蛙鸣,通俗易懂 - 情感真挚,既有宏大叙事,又有个人跪拜的细节,读来感人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韩愈的历史地位,也能体会到后世文人对他深深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