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遗稿 其四 读史十首

宣阳门外汉重围,日落华林掩夕晖。
国破家亡今古事,肯随会稽着青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选择的坚定信念。

首句“宣阳门外汉重围”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环境:宣阳门外,敌军重重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这里的“汉”指的是敌军,可能暗指异族入侵。“重围”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局的紧张和险恶。

第二句“日落华林掩夕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战乱中的凄凉氛围。太阳落山,华林寺的树林也被夕阳的余晖所掩盖,仿佛预示着国家的命运也如同这落日一般,逐渐走向衰落。

第三句“国破家亡今古事”点出了历史的残酷现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国家破败、家庭离散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最后一句“肯随会稽着青衣”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个人选择。会稽是古代的一个地方,青衣则是指平民的衣服。诗人在这里表明,即使国家破败,他也绝不会像某些人那样,为了苟且偷生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信念,甘愿穿上平民的衣服,屈服于敌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同时展现了他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