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夕阳下,看着远处的树木和飘落的树叶,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感到内心的宁静。他关上门,周围一片寂静,心境平和,觉得这样的环境非常美好。然而,他思念的人却没有如约而至,这种美好的感觉无人分享。他想到,虽然南飞的大雁可以传递信息,但他内心的思念却无法寄托。最终,他的心情如同孤云一般,飘渺无依,遥不可及。
这首诗的核心在于表达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却略带忧伤的场景。夕阳、落叶、空阶,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闭门寂无事,心澹境自佳”则反映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内心状态——虽然孤独,却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然而,这种平静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思念。诗人期待的人没有到来,这种期待落空的感觉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奈。他虽然想到可以通过南飞的大雁传递消息,但内心的思念却无法真正传达出去。最后的“孤云渺天涯”则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的遥不可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在宁静中的孤独与思念。它让读者感受到,即使身处宁静的环境,内心的情感依然可以如此强烈和复杂。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