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孙季蕃二首 其一

岁晚湖山寄幅巾,浩然不见两眉颦。
看花李益无同伴,顾曲周郎有后身。
厚禄殷勤营葬地,隐君欢喜得吟邻⑴。
看来造物于君厚,判断风光七十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孙季蕃的深切怀念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孙季蕃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敬仰和惋惜。

首先,诗中提到孙季蕃晚年隐居在湖山之间,戴着幅巾,神情从容自若,眉头不曾紧锁。这表明他过着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生活,心态豁达,不为世俗烦恼所困扰。

接着,诗人用了两个典故来形容孙季蕃的才情。一是“看花李益无同伴”,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人用他来比喻孙季蕃在赏花时的孤高,暗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无人能及。二是“顾曲周郎有后身”,周郎指三国时的周瑜,以精通音律著称,诗人借此说明孙季蕃在音乐上的才华,仿佛周瑜再世。

然后,诗人提到孙季蕃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贪恋权力和财富,而是真诚地为朋友操办丧事,显示了他的仁厚和重情重义。同时,他也乐于与隐士为邻,享受吟诗作对的乐趣,表明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享受。

最后,诗人感叹上天对孙季蕃的厚待,让他在七十年的岁月中尽情领略了人世间的美好风光。这不仅是对孙季蕃一生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生态度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孙季蕃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赞美。诗中的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