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九歌 其七

我所思兮在新泉,地发蟹眼长涓涓。
诸贤云集观我生,积累可以成大川。
萧子台高系去思(诸君买地为作去思亭于东边),院中百卉弼唐迁。
咏归一调久欲绝,诸贤翕与端溪(王司徒主之)传。
予欲从之亮非远,自然堂外同此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与志同道合者共处的美好画面。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我所思兮在新泉"四句,用清澈涌动的泉水比喻理想追求——就像地底冒出的泉眼(蟹眼泉)虽小,但只要众人齐心汇聚(诸贤云集),终能汇成大江大河。这里暗含"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理想实现后的景象:萧子台上建有纪念亭(去思亭),百花环绕着书院(弼唐院),失传的《咏归》古调被重新传唱(端溪王氏主持复兴文化)。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文化昌盛、精神传承的和谐图景。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作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并不遥远(亮非远),只要在"自然堂"这样返璞归真的地方,大家就能共享同一片精神天地。这里的"自然堂"既指真实场所,也象征超脱世俗的心灵归宿。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理想具象化:用涓涓泉水喻指初心,用百花古调代表文化传承,用亭台堂宇象征精神家园。诗人通过这些鲜活的意象告诉我们:美好境界需要积累与坚持,志同道合者的相聚能让理想照进现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