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林临流濯足图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壮哉左太冲,斯语空千秋。
家山曰龙眠,近郭偏能幽。
灵岩叠苍翠,众壑烟光浮。
悬瀑似飞雪,落向千峰头。
溪中石齿齿,太古苔痕留。
灌木垂清阴,水鸟衔文鯈。
我欲濯缨往,拍手呼浮丘。
东华万斛尘,恐为山灵羞。
石林作此画,雅与予意谋。
矫首睇云鸿,浩气凌沧洲。
雪肤映寒泉,本是仙人俦。
素琴横草间,弹罢行复讴。
怀抱极寥廓,天地皆浮沤。
何况我与君,身世如蜉蝣。
栖栖竟何益,扰扰将焉求。
披图各无语,对此销繁忧。
壮哉左太冲,斯语空千秋。
家山曰龙眠,近郭偏能幽。
灵岩叠苍翠,众壑烟光浮。
悬瀑似飞雪,落向千峰头。
溪中石齿齿,太古苔痕留。
灌木垂清阴,水鸟衔文鯈。
我欲濯缨往,拍手呼浮丘。
东华万斛尘,恐为山灵羞。
石林作此画,雅与予意谋。
矫首睇云鸿,浩气凌沧洲。
雪肤映寒泉,本是仙人俦。
素琴横草间,弹罢行复讴。
怀抱极寥廓,天地皆浮沤。
何况我与君,身世如蜉蝣。
栖栖竟何益,扰扰将焉求。
披图各无语,对此销繁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引用
开头借用古人左思的名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意思是站在高山之巅整理衣衫,在万里长河中洗脚。这两句气势磅礴,为全诗定下豪迈的基调。
2. 家乡美景
诗人描写家乡龙眠山的景色:灵岩叠翠,山谷间飘着薄雾,瀑布像飞雪般从山顶落下。溪中石头长满古老的青苔,灌木丛投下清凉的树荫,水鸟在捕捉游鱼。这些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向往自然
诗人想效仿古人到溪边洗帽缨(象征高洁),呼唤仙人浮丘公同游。他觉得京城(东华)的尘世喧嚣会让山神感到羞耻,而石林画的这幅山水画正合他的心意。
4. 超然物外
诗人仰望云间飞鸿,豪情直冲云霄。他形容画中人在寒泉边洗脚,皮肤如雪,像是神仙。素琴随意放在草丛中,弹完琴就唱歌,展现出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5. 人生感悟
最后诗人感慨:天地万物都像水泡一样短暂,何况我们这些渺小如蜉蝣的生命?整天忙忙碌碌到底追求什么?看着这幅画,所有的烦恼都消散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山水之美
- 通过对比尘世和山林,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最后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富有哲理
- 语言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描写,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通过赞美山水画,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希望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本真的愿望,这种情怀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