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送张知录》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句“阀阅飞龙后,家声入馆前”,提到友人家族显赫,祖上曾是飞龙般的英雄人物,家族名声流传至今,依旧在人们口中传颂。这里既有对友人出身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家族荣光的追忆。
接下来,“身饶太常第,客欠广文毡”,描绘了友人虽然出身名门,但如今却过着客居他乡的生活,甚至缺少一张温暖的毡毯。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友人虽然曾有辉煌的过去,但现实却有些凄凉。
“流落无先誉,遭逢有宿缘”,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友人如今的境遇:虽然流落在外,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但他与作者的相遇却像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这里既有对友人的同情,也有对两人友情的珍视。
最后,“炎洲路多少,谩数去鸿边”,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遥远旅途,作者不知道友人的前路有多远,只能默默地看着他像鸿雁一样飞向远方。这里既有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不舍。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友人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