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

去国频更岁,为官不救饥。
春生残雪外,酒尽落梅时。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年华》描绘了一幅人生的画卷,通过不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经历的感受。

首句“去国频更岁,为官不救饥”,说的是诗人离开家乡,身居官位,但并未真正解决百姓的饥寒问题。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接下来,“春生残雪外,酒尽落梅时”,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外面的雪还未完全消融,诗人借饮酒来消解内心的情感,酒尽时,梅花也已凋零。这里既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赏。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山川,天空湛蓝,草木葱郁,这使诗人感到心情舒畅,大自然的美好让他感到一丝慰藉。

最后一句“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认为尽管岁月如梭,但美好的时光和体验都化作了他诗歌中的篇章。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中,通过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象,诗人反映了从忧愁到欣赏再到珍惜的心情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