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详祭独绪摧裂偶得古诗

髧髦隐雁队,娱侍三老人。
清风一家法,欢颜四时春。
转爥二十年,俯仰含悲辛。
聚散泡起灭,了知幻非真。
忽忽如有见,耿耿恨难平。
孝受自天性,宁与迹俱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主要围绕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髧髦隐雁队,娱侍三老人”,这里的“髧髦”指的是年少时的模样,“隐雁队”则象征着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作者回忆起年轻时与三位老人(可能是祖父母或父母)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家庭和睦,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温暖。

接下来的“清风一家法,欢颜四时春”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清风象征着家庭的美好氛围,四季如春则意味着家中的欢笑从未间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爥二十年,俯仰含悲辛”,作者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岁月变迁后,开始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悲伤。这里的“俯仰”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聚散泡起灭,了知幻非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刻认识。就像泡沫一样,聚散无常,作者明白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无常让作者感到“忽忽如有见,耿耿恨难平”,即心中充满了难以平复的遗憾和痛苦。

最后,“孝受自天性,宁与迹俱陈”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坚守。孝道是作者与生俱来的天性,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即使亲人已逝,作者依然无法释怀,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愧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回忆与亲人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动人,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