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卞仲祥

我爱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乱云催薄暮,乔木易高风。
镜里花难折,樽中酒不空。
南飞有乌鹊,未见北来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中秋月夜景色的描绘和感悟,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首句“我爱中秋月,行歌荒野中”,诗人表达了对中秋夜晚的喜爱之情,选择在荒野中漫步吟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享受。

接着,“乱云催薄暮,乔木易高风”,描写了傍晚时分,乌云密布,显得天色昏暗;高大的树木被强劲的风吹拂,发出声响。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黄昏时的景象,给人以一种苍凉之感。

“镜里花难折,樽中酒不空”,诗人借助“镜里花”和“樽中酒”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难以把握的感慨,以及在酬酢之间暂时忘却烦恼的快慰。

最后一句“南飞有乌鹊,未见北来鸿”,诗意转为对远方的呼唤与期待。诗人以南飞的乌鹊和未见北来的鸿雁作为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期未卜的无奈。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对于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意象,诗人将自己复杂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