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凤池"的81岁侄子的祝寿诗,展现了老人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晚年生活。
开篇描写老人隐居青山,远离尘世纷扰。"襟期洒落"形容他心胸开阔,不受世俗拘束。接着用佛教典故"维摩诘"(大乘佛教中著名的在家居士)来比喻老人参透人生真谛,像庙前老树一样安享晚年。
中间四句描绘具体生活场景:杜曲(长安名胜)的云雾陪他吟诗作对,院里的梧桐和竹子随着他的歌声轻轻摇摆。这里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都成了老人的知音。
最后两句最妙:老人精神矍铄不受年龄限制("支干"指代年月),每年菊花盛开时,就着美景饮酒作乐。"黄菊"既点明祝寿时节,又象征高洁品格。
全诗通过青山、古树、烟云、花木等意象,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老者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岁月静好"的生活态度——81岁高龄仍保持童心,在简单生活中找到无限乐趣。这种超脱的生活智慧,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最向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