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御书恭谢
瀛洲台阁憺无暑,南薰一奏风泠然。
槐阴日上初辨色,棽离黼座开御筵。
万几裁罢清且豫,驰骤翰墨挥云烟。
金膏染出蜀江锦,银钩铁箸何精妍。
或如鹘起势耸拔,又似凤翥姿翩跹。
纵横夭矫不可状,中有逸气相盘旋。
壁间蠹简久不睹,八分飞白频流沿。
钟王代兴法始备,擅绝此事千馀年。
岂知圣学亦游艺,脱略迹象捐蹄筌。
顿令神谐掩前哲,洵由天授非师传。
来汝词臣特颁赐,晓衙忽奉中旨宣。
金绳玉轴皆至宝,寸珠探得骊龙渊。
诸臣取一臣取二,抃舞不觉衣裳颠。
循墙归去窃三叹,皇仁自近匝八埏。
时平端藉主明圣,崇文稽古亲儒贤。
臣之遭也亦何幸,出入禁闼猥备员。
诵诗往往窥比兴,讲易稍稍聆性天。
庶竭馀齿答明诏,不才朽质穷雕镌。
琅函什袭敢亵视,奎光上烛太微躔。
愿留宸诏被金石,中天日月长高悬。
槐阴日上初辨色,棽离黼座开御筵。
万几裁罢清且豫,驰骤翰墨挥云烟。
金膏染出蜀江锦,银钩铁箸何精妍。
或如鹘起势耸拔,又似凤翥姿翩跹。
纵横夭矫不可状,中有逸气相盘旋。
壁间蠹简久不睹,八分飞白频流沿。
钟王代兴法始备,擅绝此事千馀年。
岂知圣学亦游艺,脱略迹象捐蹄筌。
顿令神谐掩前哲,洵由天授非师传。
来汝词臣特颁赐,晓衙忽奉中旨宣。
金绳玉轴皆至宝,寸珠探得骊龙渊。
诸臣取一臣取二,抃舞不觉衣裳颠。
循墙归去窃三叹,皇仁自近匝八埏。
时平端藉主明圣,崇文稽古亲儒贤。
臣之遭也亦何幸,出入禁闼猥备员。
诵诗往往窥比兴,讲易稍稍聆性天。
庶竭馀齿答明诏,不才朽质穷雕镌。
琅函什袭敢亵视,奎光上烛太微躔。
愿留宸诏被金石,中天日月长高悬。
现代解析
这首《赐御书恭谢》是一首表达对皇帝赐予书法作品的感激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皇帝在炎热的夏日里,依然专注于批阅奏章,闲暇之余挥毫泼墨,创作出精美的书法作品。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皇帝书法的精妙,比如“金膏染出蜀江锦”形容字迹如锦缎般华丽,“银钩铁箸何精妍”则形容笔画如银钩铁箸般刚劲有力。诗中还提到皇帝书法的风格多样,有时如鹘鸟飞起般挺拔,有时又如凤凰展翅般优雅,字里行间充满了灵动和韵律感。
作者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皇帝书法的赞美,也抒发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荣幸和感激之情。他提到自己能够近距离欣赏皇帝的书法,感到无比的幸运,并且誓言要竭尽全力为国家和皇帝效忠。整首诗充满了对皇权的尊崇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自身职责的认真态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更是对皇帝治国理政、崇文重教的一种颂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作者成功地将书法艺术与政治理想相结合,展现了当时文人对皇帝的无限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