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问匡云僧病》,是表达诗人对一位僧人的关心和好奇的一首作品。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健康状况的挂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的开头,“道路难如此,津梁疲若何。”诗人借用“道路”和“津梁(桥)”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而遇到困难时的疲惫。这里的“津梁”象征着人生中的帮助和支撑。诗人发问,“疲若何”,即这样的疲惫如何才能解决,引出了下文对问题的探讨。
“谁为驱二竖,我欲问三摩。”这里“二竖”用以比喻病痛或困扰,“三摩”则是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健康疑问,同时也希望自己能通过某种修行方法找到答案,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定出足还禁,空顽诗有魔。”“定出”指的是内心的平静,而“足还禁”则是说内心的平静往往难以持久,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空顽诗有魔”,则是在说,即使诗人用诗歌来表达情感,也无法彻底摆脱内心的困扰与魔障。
最后,“愿言长驻锡,小圃即祇陀。”“驻锡”是指僧人常住的地方,“祇陀”原本是寺庙的名字,在这里诗人借用它表达了希望朋友能够常住在某个美好的地方。“小圃即祇陀”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在宁静环境中疗伤养性的祝愿。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身体健康的关怀,同时也期望朋友能在平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