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君邦孝(胤户部侍郎宪字元度之孙)

难后不知何处在,客中相见鬓丝新。
此身已老谁知己,旧业如今尽属邻。
归梦几回胶岭月,借耕十亩练塘春。
人生万事应难料,未信长年孺子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后偶遇老朋友徐邦孝时的感慨,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切体会。

前两句"难后不知何处在,客中相见鬓丝新"说:战乱后大家都不知道流落何方,如今在异乡重逢,发现彼此的鬓发都添了新白。这里用"鬓丝新"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岁月流逝的痕迹。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慨:我已经老了,还有谁能真正懂我?过去的家业现在都成了邻居的财产。常常梦见家乡胶岭的月亮,现在只能租种十亩练塘的土地度日。这些句子透露出深深的无奈——战乱夺走了家园,改变了命运,让一个曾经有家业的人沦落到需要租地耕种。

最后两句"人生万事应难料,未信长年孺子贫"是点睛之笔:人生真是难以预料啊,但我始终不相信会一辈子这样穷困下去。这里既有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又保留着一丝不服输的倔强。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鬓丝新""归梦"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人生感慨变得可感可知
2. 通过今昔对比(旧业属邻/借耕为生),展现战乱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冲击
3. 结尾的"未信"二字,在无奈中透出希望,让诗歌情感更加丰富立体

这种在困境中既坦然接受现实,又不完全屈服的精神,正是最能打动现代读者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