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山

峙立交辉紫翠间,疏帘半卷镇长閒。
神仙似有祈年术,一缕青烟起博山。

现代解析

这首《香炉山》描绘了一座神秘而美丽的山峰,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峙立交辉紫翠间,疏帘半卷镇长閒"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景:高耸的山峰在紫色和翠绿色的光影中交相辉映,像半卷的帘幕般悠然矗立,透露出一种永恒的宁静。这里用"疏帘"比喻山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后两句"神仙似有祈年术,一缕青烟起博山"将视线转向山顶的香炉(博山炉是古代一种香炉)。诗人看到袅袅升起的青烟,联想到这可能是山中的神仙在施展祈求丰年的法术。这个想象既点明了"香炉山"得名的由来,又赋予山峰以灵性,让整座山顿时生动起来。

全诗最妙的是将静态的山景与动态的烟缕相结合,通过"一缕青烟"这个细节,把普通的山景写得仙气飘飘。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山色和香烟的描绘,自然流露出对这座灵秀山峰的赞叹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郑鉴

福州连江人,一作长乐人,字自明,号植斋。孝宗淳熙初以太学生释褐授左承务郎,历国子正、太子侍讲、著作郎。屡引对言时政,为时相所恶,遂请外任,官终知台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