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但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提到两位历史名人:陈平用"六奇计"帮刘邦打天下,贾谊曾提出用"五饵"政策(物质诱惑)安抚匈奴。这里暗示朝廷总想靠计谋或小恩小惠解决问题。
后两句是王昭君的"内心独白":我个人的牺牲算什么?反正朝廷最拿手的治国妙招就是派女子和亲!表面看是王昭君深明大义,实则尖锐讽刺——把国家安危系于女子婚姻,暴露了统治者的无能。
全诗妙在:
1. 用王昭君的口吻说话,让讽刺更含蓄有力
2. 把"和亲政策"说成"长策",明褒实贬
3. 通过对比陈平贾谊的谋略,暗示朝廷黔驴技穷
就像今天有人说:"公司经营不善怎么办?让女员工去联姻啊!"这种反讽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权者不愿解决根本问题,总想用最简单(也最屈辱)的方式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