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秋夜长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
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
应怜寒女独无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寂寥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妇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句“秋汉飞玉霜”,描绘了深秋夜晚天空中飘洒着一层霜花的景象。这里用“玉霜”来形容霜,让人感到格外清新美丽。

“北风扫荷香”,则描述了凉爽的北风吹过,原本充满荷香的水面变得寂静,荷香被风吹散,显得格外清冷。

接下来,“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诗人通过刻画少妇在孤独的纺织中度过漫长夜晚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孤灯下,少妇含情脉脉,泪水不禁滑落,时间在她的愁思中显得格外漫长。

“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描写了少妇屋檐前的静谧景象,碧云静静地悬浮着,静得像水一样。月亮挂在空中,乌鸦啼叫,唤醒了沉睡的鸟儿,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寥落。

最后两句“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通过少妇纺织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她孤独的生活状态。少妇在锦缎的床帐和云雾般的屏风之后忙碌着,透过白玉窗可以看到外面飘落的叶子,她不由得同情起自己,仿佛她自己也像那些落叶一样,面临着寒冷的冬天而无处可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天夜晚的景象以及少妇的内心情感,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孤寂少妇的哀愁与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描写能力。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0